隐球菌病临床表现

2007-12-26 00:00:00 来源:

  随着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及艾滋病的增多,隐球菌病不时有报告,该病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脑膜,脑,肺,皮肤等的感染,几乎都是通过肺侵入人体,当遇有可疑脑病时,应做脑脊液检查,如直接墨汁涂片有菌体可确诊。
  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,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肺,但亦可侵犯骨髓、皮肤、粘膜和其他内脏。该菌存在于土壤与鸽粪中,鸽粪是重要传染源。根据其荚膜抗原性的不同,新型隐球菌有A、B、C、D和AD五个血清型,我国有A、B、D型及AD型,以A型较多见,尚未见到C型。
  隐球菌在体外无荚膜包裹,进入体内后很快形成荚膜,带荚膜的隐球菌具有致病力。侵入人体的隐球菌并不一定致病,人体对隐球菌的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,细胞免疫在防止隐球菌感染中起主要作用。
  临床表现
  隐球菌病虽为全身性感染,但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较为多见。肺部感染虽也多见,但常因症状不明显而被忽视,皮肤、骨骼或其他内脏的损害则较少见。
  1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: 以隐球菌脑膜炎较为常见,一般起病缓慢,初起时症状不明显,或表现为轻度间歇性头痛,以后转为持久性并逐渐加重,偶有急骤起病者。患者大多有发热,一般在38℃左右,亦可高达40℃。约1/3的患者入院时有意识障碍,表现为谵妄、嗜睡、昏睡及昏迷等,抽搐较少。体征有颈项强直、布氏征及克氏征阳性等,1/3患者的锥体束征阳性。少数患者有偏瘫(7%),颅神经损害占1/3,以视神经受累较多,可引起视力模糊,视力减退乃至失明,其他尚可见动眼神经、外展神经、面神经及听神经受累的表现。2/3以上患者的眼底检查有明显的视乳头水肿,少数患者有出血及渗出,如不及时给予特异治疗,病情可逐渐加重而在数月内死亡。少数病例的进展相当迅速,或反复缓解、复发使病程迁延多年之久,亦有自然缓解终而痊愈的个例报告。
  2、肺部感染 原发性肺部感染一般症状较轻,病灶局限在肺内者多数无症状,初发常有上感症状,进而表现为支气管炎或肺炎,出现低热,咳嗽,咳少量粘痰、胶冻样痰或血痰,胸闷、体重下降;侵犯胸膜时可有胸痛;体征为支气管炎或肺实变表现,胸片显示病变多在肺的中下野。并发脑膜炎时可有相应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;
  3、皮肤和粘膜隐球菌病 罕见,可为原发性或继发性,后者常与脑膜及肺部病变并存。约10%~15%的全身性隐球菌病患者有皮肤、粘膜损害,其中以粘膜病变较多见,常发生于鼻中隔、牙龈、舌、硬颚、软颚、扁桃体及咽喉等处。皮肤损害好发于面颈部、胸背及四肢,初为软疣样或粉刺状丘疹、结节或脓肿,边界清楚,无红晕,继而中央溃破,溃疡可有隆起的乳头瘤样边缘。流出少量带粘液血性的脓液,内含隐球菌。数个溃疡可以融合,很少继发细菌感染。
  4、骨和关节隐球菌病 大多为全身感染的一部分,很少单独发生。全身骨骼均可累及,但以骨突、颅骨及脊椎为多。关节很少受累,每继发于邻近的骨骼病变。患处肿痛,可有瘘管形成,排出蛋白样脓液。X线示多发性溶骨性改变,病变进展缓慢。
  5、其他 肾、肾上腺、肝、脾、淋巴结、肌肉、胰腺、前列腺等的隐球菌病常为全身性感染的一部分,均较少见。

3333
3334
更多>
更多>
樱井英幸

樱井英幸

河北一洲肿瘤医院

擅长:质子治疗,放射治疗,质子束疗法治疗肝癌,X射线治疗,近距离放射治疗

立即咨询
微信 微信
微信
微信
公众号 公众号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顶部 顶部
顶部